“高三数学二轮复习中的专题选择”课题研究报告
本课题于2016年立项,经过一学期的研究,取得了一定的效果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所提高,教师关注了二轮复习的专题选择,现就课题做出总结。
一、课题研究的背景
(一)课题研究的现状
高三的二轮复习课大都采用专题复习的形式,一般都是围绕高考考点选择相应的专题复习。但在专题复习的过程中,由于二轮复习时间较短,跨度较大,很多知识盲点和新颖方法没有得到有效的复习,而且专题复习有时因“炒冷饭”而导致学生产生“审美疲劳”,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探究欲望,出现高耗低效。因此,在精选几个经典专题的基础上,需要适时、有机地穿插了一些“微专题”,让二轮复习这块“鸡肋”变得食之有味。
(二)课题研究的意义
“微专题”的设置就是为了帮助和引导学生专门解决某个具体的问题,所以我们要指立足于学情,选择一些切口小、角度新、针对性强的微型复习专题。选择怎样的主题,以怎样的角度,解决怎样的问题,这是“微专题”实施前教师必须深思的问题,也是决定复习效益的关键所在。
二、课题研究的目标、内容、方法、对象
(一)课题研究的目标
在传统专题的基础上,适合的穿插“微专题”,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的问题,提高学生的兴趣,提高学习成绩。
(二)课题研究的内容
1、依据考纲中的重要知识点,确定“微专题”内容,强化知识网络的建立。
2、分析学生的作业反映出问题,以“微专题”的形式有针对性的编排不同的变题,纠错提高。
(三)课题研究的方法
1、调查研究法。通过问卷调查、实地调查、走访、座谈等方式,全面了解金沙城中心学生一轮复习后的学习现状,收集学生及教师对微专题的实施与反馈的意见,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,以确定课题实验所采取的有针对性的措施。
2、文献研究法。查阅国内外有关微专题方面的论文、著作、报道等,寻找与本课题相关的理论依据以及可资借鉴的优秀经验。通过文献研究启迪课题组成员的创新思想,开阔研究思路。
3、个案分析法。通过本班学生的对微专题学习后的状况进行分析。
4、经验总结法。
(四)课题研究的对象
高三学生
三、课题研究的过程
(一)前期研究与课题准备阶段(2016年11月——2017年11月)
1、准备课题申报、撰写开题报告。(王海棠)
2、组织研究队伍,设计研究方案。(王海棠)
3、尝试研究与初步的史料和文献收集。(全体成员)
(二)立项研究阶段(2016年11月——2017年11月)
1、组织安排实验班,制定详细的实施细则及检验实施“微专题”效果的策略。(王海棠)
2、学校其他班也同时进行,并积极将实施效果反馈给课题组相应的负责人员。(姚海燕)
3、及时梳理相应的研究理论,为下一步活动进展提供支持。(课题组全体成员)
4、将这些成果运用到教学之中,并检查学生学习的效果。(姚海燕、耿燕)
5、撰写论文,对老师反馈的实施“微专题”效果问题进行思考和阐释。(全体成员)
(三)综合研究阶段(2017年9月——2017年11月)
1、整理汇总课题资料,完成课题研究报告,并做好课题结题的评估验收工作。(王海棠)
2、研究报告完成时间:2017年11月。(王海棠)
四、课题研究的成果
选择一些切口小、角度新、针对性强的微型复习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:
一、以知识交叉点为切入口,构建知识网络,加强知识联系
高三第二轮复习的首项任务是形成知识的网络系统并加深理解. 由一轮复习侧重于知识点的落实转变为重连线与结网, 使学生的零碎知识结网成片, 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,构建立体的知识大厦. 知识系统的整理包括了数学定义、定理、公式等的整理,也包括了数学思想、数学方法的整理。以知识的交叉点作为微专题的切入口,使学生的知识网络更加的严密。
二、合理选题,提高能力
二轮时,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将所有高中数学知识与方法系统化、网络化, 所学内容连成线、织成网、铺成面, 熟知知识之间的联系,更要让学生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一般思维方法, 进一步领悟数学思想方法。因此, 教师精选例题尤为重要,“精选”不是指选择别人或现成的、优秀的、合适的例题, 意味着不是原封不动的照搬、套用, 而是有所选择的。建议选择切入点较多、方法多样, 特别是还可延伸推广、进行变式的例题是不二之选, 尤其是在近年高考真题和各地模拟试题上, 从中选出符合当年高考要求的试题或试题的部分内容.
三、从学生中来,到学生中去
在每一次考试或练习之后,要引导学生及时查找自己哪些地方复习不到位,哪些知识点和方法技能掌握不牢固,查漏补缺,修正不足之处.通过学生的求解过程,客观的分析扣分的原因,通过微专题的设置,提出了解决该类问题的方法,并在原题的基础了做了推广和延伸。通过反思,要让学生除了把不会的问题弄懂以外,还要学会“举一反三,触类旁通,及时归纳”.
五、课题研究的反思
微专题的实施,是在传统经典专题基础上有机穿插,以小见大,旨在一改以往复习课的沉闷、枯燥和低效,力求把学生带进复习的“场”中,促其主动地学,有效地学。二轮复习的时间是宝贵的,为了让学生在短暂的课堂上得到最大程度的收获,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。教师对历年的高考要有深入的研究,才明白高考的热点在哪里,出卷老师的喜好是什么,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设置真正的热点问题微专题。微专题绝对不是同一类型题目的重复练习,应根据微专题的主题层层展开,要做到既复习了原有的知识,又要有新的发现与收获。
教师一定要充分关注学情,选题难度应控制在大部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,难度过大,学生难以接受,而且解题耗时太长以至于达不到复习目标,难度太小,很多学生提不起解题的兴趣。
六、参考文献
1、发挥“微专题”在高三数学二轮复习中的大作用 杨 斌 教师通讯
2、高三数学二轮复习的例题选编原则与策略 洪平锋 中学数学研究
3、高三数学二轮复习中的以学定教应用 张杰 科教文汇
4、高三数学二轮复习中例习题选择的思考 谭瑞军 数学之友
|